萃华珠宝在昨日晚间发布了半年度报告,在该报告期萃华珠宝半年度净利同比降70%,明牌珠宝年报净利润下降69%、豫园商城半年利润暴跌7成、香港前五大珠宝品牌业绩集体大跌。看来如火的8月依然抵挡不住珠宝行业的寒意,2016年第2季度奢侈品行业呈现雪崩式下跌。众多从业者面对市场疲软、大环境不景气、消费者购买力不足等问题,而珠宝电商、跨界行业的异军突起又让他们雪上加霜,如何在经济大环境布局中顺势而行、借势借力成为珠宝行业从业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。
当然,市场惨淡绝不仅仅“特殊照顾”这些珠宝上市公司,最近两个月,全国各地的珠宝城、古玩城都不太景气,纷纷关门歇业进入“冬眠期”,而苏州、上海、扬州等地的玉雕工作室大面积倒闭。
笔者认为,玉雕工作室倒闭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:
1、哥们式合伙,仇人式散伙。正如电影《中国合伙人》描述的样子,这是中国最常见的聚散模式。工作室创办之初,合伙者们以感情和义气去处理相互关系,制度缺乏,责任模糊。工作室在经营过程中,买料、卖货无不涉及利益。由于人性的使然、利益的驱使,关系就会越来越越剑拔弩张,由量变到质变,结果便是梁山英雄流云四散。
2、迷信“设计师”。都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,大多数工作室都聘请了设计师,把设计工作全权交给设计师,这种核心技术的过度集中导致工作室以设计师论成败,如果设计师辞职,自己失去了技术支撑,工作室便无法正常运转以致倒闭。千万别忘记了“打铁还须自身硬”的真理,设计师不可不用,但不可乱用,更不可全用,自己一定要亲自深入到设计中去。
3、习惯性信用缺失。说话不算数、承诺不算数,拖欠工人工资,这几乎是倒闭的工作室最常见的场景。对内,规则计划制定时就不谨慎很随意,执行中更是七十二变,朝令夕改,令手下无所适从;对外,目光短浅、见利忘义,承诺如一张废纸,视情况涂抹、打折甚至撕毁,一件产品答应给某个客户,如果有人出更高的价格就立刻撕毁协议等等。
4、沉湎酒色、无心工作。工作室赶上好形势赚了钱以后,有人因为无力控制欲望沉湎酒色;有人因为创作再无激情沉湎酒色;有人因为过去吃了苦,怀着找补回来的心态沉湎酒色,有人因为人生苦短,信奉赚钱是为了享受的哲学沉湎酒色。如此种种,都是被物欲控制的行为。
5、不学无术、不思进取。每天要处理各种各样的情况,事情一多,就不愿意学习了。很多人不读书,不看报,不看电视,不上网,更不愿意专门花时间参加培训。在他们看来,市场是最好的老师,学习只是装点门面的过场罢了。由于长期沉溺于小圈子,信息封闭,知识结构老化,最终要么被市场淘汰,要么被主流遗忘。
6、知人而不自知。看人头头是道,看己昏头昏脑。从来没有看清自己在行业中的位置,一段成功史,满脑糊涂账。也因此造成作品单一、重复雷同、从来没有清晰的战略规划,要做什么样的人,要如何去做,在做的过程中坚持什么、改进什么、如何创新,如何固守。认清自己才最重要。
7、投资冒险主义。相信一夜暴富、一本万利,典型的投机主义。拿自己“吃稀饭”的钱去搞投资买赌料,或者借来甚至骗来别人“吃稀饭”的钱去搞投资买赌料,所谓成败荣辱在此一举,身家性命系于一线,战战兢兢,急功近利,举止失措,焉能不败?
从外部因素看,2013年作为珠宝行业最后的红利期,也迎来了全国珠宝行业的投资热潮,各路资金都杀向了珠宝行业,房地产甚至高利货,于是造成全国珠宝行业批发与零售端产能严重过剩,古玩城生意难以为继;但更重要的因素是内因,是整个收藏市场缺乏特色,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到了不得不革命的时候。玉雕工作室必须找到自身定位,实施错位竞争,做好专业市场。
百舸争流千帆竟,大浪淘沙勇者胜。并不是所有的玉雕工作室都犯糊涂,我们现在已经清晰地看到,那些在市场逆流中卓尔不群的玉雕工作室,无一例外的具有发展的目光与胆识,都相信并尊重市场职场的法则,都在行业中打造出了自己的特色。都牢牢把控着玉雕核心技艺,都将创新变成自己的思维习惯。这样的工作室岂有倒闭之理?
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立场,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