伟大的艺术品自然深入人心,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,浸润着文化的味道,代代相传。即便如“吴带当风”,吴道子真迹早已不存,却并妨碍人们在笔墨喃语中细品琢磨。正所谓,

伟大的艺术品自然深入人心,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,浸润着文化的味道,代代相传。即便如“吴带当风”,吴道子真迹早已不存,却并妨碍人们在笔墨喃语中细品琢磨。正所谓,伟大的艺术品属于公众,美却属于自己。欣赏玉雕艺术,又何尝不是“少年一段风流事,只许佳人独自知”,美与不美皆在自己的喃喃自语中。那么,玉雕艺术的美,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?

玉必美:观山籽之乐山乐水,宁静,致远

一件艺术品的时代性,从小处说,作品人物的服饰、人物线条的风采、叙事内容、审美水平、创作者作品特征都能体现时代性;从大处说,作品本身是不是反映了这个时代主流审美意趣,这也是作品时代性的体现。

山子雕作为玉雕的一个大类,可以说是玉雕艺术的集大成者,题材包罗万象,可以记颂、讲故事,进行宏大叙事;也可以小桥流水,婉约浪漫;亦可退隐山林,惯看秋月春风,表现高逸之境界;形式如造型、书法、构图,诗歌、文学都可涵盖,所以山子雕这门艺术形式,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。

创作山子雕、观赏山子雕无疑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审美历程,比如对大山的审美;中国画记白为黑的意境渲染在山籽雕中的运用,以及中国绘画中,文人画所表现的画者自我的解脱,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美的历程,将出现在对山子雕的解读中,并完成于山子雕本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诠释。我们可以在诗歌中领略大山之美,那是中国人乐山的根源。

无论何种艺术,亦无论题材如何,是景物、山水、人物、花鸟、杂件,也无论工巧何种程度,作品本身的成功与否还在于作品本身所体现的精神风貌。落红有意,流水无情,然而只有这朵花被看到,它才称其为“美”,凄凉的美,否则那也只是一件自然现象,循环往复,无始无终,在尘埃之中复归尘埃,没有了意义。山水诗如此,山水画如此,以表现山水意境的山水玉雕(山子雕、山水牌)亦如此。

古代文人因仕途受阻,退隐山林,寄情山水;现代人则因城市拥挤、嘈杂而向往田园牧歌;虽同样乐山乐水,主观感受已然不同,这种不同,正是今天玉雕创作者创作灵感的源泉,也是作品体现时代性的绝好良机。

城市越来越大,生活越来越忙碌,我们所出入的建筑越来越高大,人们越发感到自身的渺小,甚至会感到迷失,找不到自我;资讯的发达,让人感到无处遁形;难得闲暇则成为珍贵时光。与此形成反差,玉雕山籽中大山的飘渺淡远、隐者的独处,静思;时而生活气息浓郁,时而宁静不食人间烟火,正是现实的反观,既为当代人之希望,又迎合当代人之审美需求——观山籽之乐山乐水,宁静,致远,与此山之中,反观现实,找回自我。

玉必明心: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

山籽是心性的表达。正如文人画所反映的对创作者自身的关照一样,山籽亦是创作者自我的关照。明代书画家唐寅亦曾作《东篱赏菊图》,画中立意无不出自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,只见画中陶渊明与友人“坐石高谈(乾隆语)”,随侍小童,一个在浇水,一个在煮茶,于天地苍茫之中,闲适洒脱。唐寅画中题诗申补画意,云,“满地风霜菊绽金,醉来还弄不弦琴。南山多少悠然趣,千载无人会此心。”可见无论明人还是今人,无论画家还是玉雕大师,对于南山之雅兴与真趣都是心生向往的。

玉必德,德乃是私事

中国古代很早便有了“君子比德于玉”的玉文化,玉更被看作是皇权的象征,其地位远远超过了被奉为一般等价物的金银,用玉对于国家是权利的象征,对于个人来说却是非常私人的事情。比如说,以玉比德,是对个人道德情操的要求,阳光下的道德并不算高尚,只有独自一人还能坚守底线的人才是真正的道德楷模。

古语有曰,“君子无故玉不去身”,以诗书传家的读书人家,自然在教育子嗣方面要求严格,身上佩玉,原是家长希望子嗣从小便以君子之行为要求自己,所谓“君子坦荡荡”,有了坦荡的胸怀,做事便务必求真,对于子嗣的成长大有裨益;其二,玉乃贵重之物,戴在身上,亦体现了父母对子嗣的爱,时时提醒年轻人,父母对自己寄于厚望,以此约束子嗣不要过分放纵自己使学业荒废。

今天的审美早已不是只有“大家闺秀,仪态万方”这一款,活泼可爱,天真无邪也算真善美;愣头愣脑,嫣然假小子亦大受欢迎,以戴玉来约束个性发展,似乎太过功利,而有悖“玉必吉祥”的美意,不过,玉如其人,一块美玉日日与肌肤想贴,莹润、无瑕或瑕疵毕现,都是率真之美,又时时把玩,玉对于主人来说,更像是私房闺蜜,默默私语的交流,直达灵魂的最深处,只有“我”知,也只有“我”知,此才是用玉之真谛。明心见性的山籽如此,体悟把玩的手把件、挂件亦如此。

玉必雅,雅是心境

很多人对“雅”有不同的理解。有人觉得喝茶时一个动作的优美便是雅,有人说笑不漏齿便是“雅”;有人说书房的一束兰花便是雅;还有说,洒脱更是雅?玉雕,是中国独有的,老辈里传下来的,活做得好,那也是雅,雅在线条流畅,用料巧妙。真正喜欢bd官方网,玩的也是个雅,什么是雅呢?就是一习惯,时常在手上摩挲摩梭,玩的乐呵了还情不自禁唱上那么两嗓子,也就是雅了。

雅,是心境,让别人欣赏,自己享受的心境。雅是对自己的要求,对别人的慷慨——因为雅是可以为别人所感知,又对别人无所要求的美——是人的生命的美。生活,便在经历,无人能置身事外,优雅的生活,只在自己,却惠于他人,这不是圣人所追求的嘛。

总之,玉雕作为一门伟大的艺术,我们应该尽量提高自己的认知,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,去发现别人、其他事物的美。真正喜欢玉,也便是一个习惯、一种性情罢了。

手机

玉雕 相关的细节

相关文章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