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、欣赏作品要看“整”“细”艺术说白了就是形式的问题,形式打动眼睛的第一要素是“整”,“整”既体现在布局,均衡,对称,虚实,韵律,节奏,完整表达题材的统一性。

第一、欣赏作品要看“整”“细”

艺术说白了就是形式的问题,形式打动眼睛的第一要素是“整”,“整”既体现在布局,均衡,对称,虚实,韵律,节奏,完整表达题材的统一性。

这仅仅是它的一半,假如要继续打动你的心灵,那一定离不开细节,惟其细节显思想,两半加起来才是上品。

完成“整”的哪一步已经非常不容易了,而要在“整”的统领下,去关照细节,即点与线,线与面,疏与密,方与圆,光与毛,空与实,动与静,这些无不体现修养之高下,只有把细节做到位,形式的品位才有可能的保障。

第二:线条的力度、质地和美感

写意性是中国玉道的精神实质。中国玉道多以线条构成,是与中国艺术家对线条的情有独钟和独特感受分不开的。可以说线条是中国玉道独到的艺术语言,是中国玉道的灵魂,是作者在抒情达意中的宣泄。

用于雕刻的线条是有生命力的。抑扬顿挫、疏密粗细、快慢虚实、浓淡干湿、无不显现着玉雕大师的才思、功底。用五个字概括:“平”、“留”、“圆”、“重”、“变”。

平:如锥划沙,刀锋与玉保持在一个水平上,运压力与提浮力相衡来展现美。

留:如屋漏痕,刀在运行中感觉有阻力,在与玉摩擦的阻力中艰涩前行表现玉与艺的韧力。

圆:如折钗股,用镯圆浑有圆滑力,浑厚、不露锋芒,富有弹性。

重:如高山坠石,用刀要用劲,要有力度,力透玉背;打点,象高山掉落的石块那样有份量。

变:变化,雕琢形成多样性对比,不雷同。

在雕琢中力求完美的表现艺术而自然的回避“尖、方、薄、利”在玩赏中的不和谐不方便。

第三、欣赏作品要看构图、形式

一幅作品境界或高或低,或奇特或气庸,构图至为关键。构图的好坏,对作品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。

构图法则有其自身规律,最主要的规律就是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。构图的来源是生活,是眼界,是修养,是格调。构图具有极大的灵活性,它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,不求物体现象,只求构思和形象入“理”。

如翟倚卫大师的作品,给人的震撼和冲击往往是其画面唯美的感观效果,人物、花卉、亭台楼阁,看似都是具象表现,然而,细细品味之下我们就会发现,这些具象的东西其实都是经过他的艺术剪裁和匠心布局,赋予了“画中有诗,诗中有画”的独特“意蕴”和“神思”,品味翟倚卫玉牌,就像读一首首隽永的诗,韵味无穷。

第四、远观其势,近取其质

赏玉还要利用不固定的视距、观其物象。远看大势气韵,近看点线质量。“豪放不忘精微”,往往在细小的部分更能体察作者的雕琢能力。

玉雕展中虽然各种各样的题材都有,不同的bd官方网题材评判标准也不一样,虽然并不十分注重关于材质的优劣,但对应材质优劣却有一个重要赏析原则,关于材质的巧雕!

第五:气韵

在传统中国玉道中,是指神气与韵味的总和。玉石上的“气韵”是由“整和细”彰显它的魂。优质的美玉更能立体的表现它的气韵,既有崇高之气,亦有形下之气。

总之,气韵生动是玉道的一种整体感应,是一种精神透析,是一种生命状态领悟。好的作品总是伴随着气韵而生,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佳作,都具备气韵生动的特点。

手机

玉雕相关的细节

相关文章推荐